東亞銀行 |
N/A |
銀行 |
李國寶 |
0.000 ( ) |
26.365億 |
320.601億 |
主要業務
該行及其附屬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提供銀行及有關的金融服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24.1億港元,同比增幅 14.0%。 每股基本盈利 0.8583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0.39港元。 期內,淨利息收入下跌 10.7% 至 73.4億港元,貸款減值及信貸風險準備減少 4.38億港元 至 25.4億港元。 資本充足比率為 28.6%。 (公佈日期: 2025年08月21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保護主義升溫令全球經濟增長蒙上陰影,並加劇了不確定性。美國貿易政策反覆,部份經濟影響已開始顯現,貿易活動受阻,投資決策亦有所推遲。 全球通脹普遍放緩,但各地區走勢仍然分化。某些經濟體仍面對持續的成本壓力,尤以美國因加徵進口關稅而承受額外的通脹壓力最為明顯。 為應對這一錯綜複雜的環境,各地央行均採取精準的貨幣政策取向,力求在控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於2025年上半年繼續其減息周期,而美聯儲則保持審慎的立場,延遲利率調整至下半年。 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內地經濟保持穩健增長,2025年上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5.3%。當局實施積極的財政措施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穩定就業市場及促進經濟增長。結構性改革、出口市場多元化佈局,以及對電動車、機械人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持續投資,提升了中國內地經濟的韌性,從而緩解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影響。 即使面對外圍環境的挑戰,香港經濟持續穩步增長,2025年第一季實質經濟按年增長3.0%,第二季亦按年增長3.1%。金融市場氣氛日益轉佳,新股上市活動領先全球其他市場,成交額大幅反彈,所產生的正面財富效應有助支持個人消費。香港經濟的持續復甦亦得益於中國內地強韌的經濟,以及訪港旅遊業和跨境金融服務的強勁復甦。受惠於印花稅降低、按揭貸款監管措施放寬及港元利率下降的帶動,市場成交量回升,支持了住宅物業市場回穩。 香港業務 2025年上半年,本行的香港業務表現穩健,除稅前溢利按年上升29.2%,主要由於非利息收入增長強勁,減值損失亦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踏入2025年,本行業務勢頭良好。儘管美國於第二季公布的關稅措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但投資及保險產品銷售成績理想,加上財資活動增多,帶動非利息收入顯著增長。自5月以來,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持續下跌,導致淨利息收入下降9.1%,但此影響已被非利息收入的增幅所抵銷。同時,為減輕淨息差收窄的壓力,本行嚴格管理存款利率,以控制資金成本,同時亦提高往來及儲蓄存款比率,以優化存款組合。 經營收入溫和增長0.6%,而經營支出則維持在低單位數增幅。整體而言,撥備前經營溢利大致平穩。 由於信貸需求仍然低迷,香港客戶貸款餘額輕微下降。面對持續的不確定性,我們保持審慎的貸款策略,同時幫助客戶渡過困難時期。 為精簡工作流程,本行重點將中後台工序整合至位於廣州及深圳的東亞環球商業服務中心,有關工作進展順利。 此舉有助本行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水平、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促進大數據的收集與運用,從而讓我們能更深入瞭解客戶,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本行亦積極投入資源,建立能應對未來挑戰、樂於採納最新科技和工作模式的團隊,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 展望未來,市場利率回落紓緩了借款人的壓力,亦令投資氣氛得以改善。儘管中美貿易磨擦帶來短期挑戰,但全球供應鏈的重塑,加上新的貿易走廊形成,將為香港企業帶來嶄新的發展空間及可能性。 零售銀行 回顧期內,本行零售銀行業務展現出強大韌性。零售財富管理收入顯著增長,彌補了5月以來利率大幅下滑所引致的部分影響。儘管如此,整體淨溢利仍輕微回落2.8%。 零售銀行業務透過提升投資平台功能及擴大產品和服務範圍,不斷優化其價值主張,從而提高對高淨值客戶群的吸引力。本行亦推出了一個融入東亞銀行投資觀點的互惠基金,旨在協助客戶更有效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上半年,來自證券交易、掛存款及結構性投資產品、債券和存款證的收入,按年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增長。 過去數年,本行致力提升全面保險方案的分銷能力,相關努力已見成效。本行與友邦保險的緊密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並保持穩健增長,令東亞銀行成為友邦保險的主要銀行保險合作夥伴之一。此外,將人壽保險納入財富及傳承規劃的客戶數目亦穩步上升。 跨境客戶已成為零售財富管理的主要增長動力。南向跨境客群在客戶基礎及資產管理規模方面均錄得可觀的按年增長,持有人壽保險保單及投資產品的客戶人數亦大幅增加。 繼成功革新東亞手機銀行後,本行亦將東亞網上銀行升級,提供一致的介面設計及更流暢的操作,以優化用戶的數碼體驗。這些措施旨在持續加強本行的數碼服務能力、提升使用的便捷度,以及鼓勵更多客戶使用網上渠道進行交易。 為滿足市場對跨境支付服務的需求,東亞銀行於6月成為香港首批加入「跨境支付通」的銀行之一,持香港身份證的本行客戶現可更便捷地向內地參與銀行進行即時小額跨境匯款。 批發銀行 批發銀行業務的經營環境依然充滿挑戰。資產價格下跌及利率波動,加上持續的貿易戰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影響營商信心,導致貸款需求疲弱。 在貸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批發銀行業務的經營收入略為減少,但整體仍維持穩定。由於成本控制得宜,加上減值損失減少,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本行一直關注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組合的潛在風險。於2025年上半年,相關資產質素大致保持穩定,我們亦已將該貸款組合的敞口減低。鑑於市場前景持續不明朗,本行將一如既往,積極主動地嚴控商業房地產的風險。 我們繼續貫徹執行策略,致力擴闊客戶基礎、推動資產組合多元化及增加非利息收入。本行貸款組合中,電訊、航空、貿易及分銷,以及金融服務等非商業房地產行業的佔比有所提升。 憑藉OneBank理念,東亞銀行利用獨有的雙平台優勢,滿足客戶對在岸和離岸的服務需要,繼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香港與內地團隊緊密合作,為跨境客戶提供無縫的服務,來自相關客戶群的收入錄得雙位數增長。 由於香港-東盟及中國內地-東盟走廊沿的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客戶於境外投資增多,為本行締造了更多業務機會。 批發銀行業務的經營收入當中,非利息收入上升,抵銷了利息收入下滑的影響。面對較大的市場波動及跨境融資活動的增加,本行加強內部協作,致力滿足市場在對沖工具方面的強勁需求,促使財資產品收入顯著增長。 來自保險、支付及現金管理的服務費收入亦同樣錄得亮麗的升幅,展現出本行重點拓展相關業務的成果。 中小企業是本地經濟的支柱,本行亦一直致力服務這個重要的客戶群。6月,本行獲《彭博商業周刊》頒發中小企關顧服務(大灣區)-傑出大獎,以表彰東亞銀行為區內中小企業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務。 財富管理 今年上半年,投資者情緒喜憂參半。隨著貿易磨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市場前景變得不明朗,資金明顯流向避險資產。 在波動的市況下,本行私人銀行仍錄得強勁表現。儘管淨利息收入有所下滑,但經營收入穩健增長逾兩成,歸因於非利息收入大幅上升超過四成,增長由各主要資產類別所帶動。 客戶對財富策劃的興趣濃厚,一方面希望獲得更高回報,同時尋求資產保值。為把握市場波動加劇帶來的交易機遇,客戶紛紛將投資組合分散至外匯及結構性產品,進一步帶動非利息收入顯著增長。 本行吸納新客戶的進度理想,首6個月的新資金流入淨額增加。因此,資產管理規模較2024年底增加近8%。 展望未來,全球貿易及政策風險料將持續,客戶的取態或會保持審慎,並繼續將投資組合分散至不同地區,同時探索另類投資及資本保值產品。香港仍是內地居民境外財富管理的首選地,這意味著本港擁有龐大的跨境業務機遇。 作為一間紮根香港、業務遍及全球的金融機構,東亞銀行充分發揮此獨特優勢,透過全方位的投資方案,為區內高淨值人士提供高效的理財服務。為此,本行將提升客戶經理的工作效率,運用最新科技加快客戶開戶及服務流程,借助與內地金融機構的合作關係,以及推動與東亞中國的協作,務求開拓更多吸納客戶的渠道。 中國內地業務 在多重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下,東亞中國於2025年上半年面對著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隨刺激措施漸見成效,中國內地的經濟呈現向好勢頭,按年增長5.3%。中美關係緊張影響市場氣氛,但關稅戰休戰,有利緩解兩國經濟的壓力。 回顧期內,本地品牌強勢崛起,DeepSeek等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備受關注。自主研發的創新方案及具競爭力的定價正在重塑行業格局。東亞中國持續調整策略,把握增長機遇,並致力降低風險。 在利率持續低企的環境下,東亞中國的經營收入比去年同期下跌0.8%至港幣25.43億元。由於淨息差下降21個基點至2025年6月底的1.80%,淨利息收入按年下跌9.2%,至港幣17.40億元。然而,計及資金調期安排的因素後,淨息差按年僅下降11個基點至1.91%。批發銀行及個人銀行業務的非利息收入按年大幅增長24%,至港幣8.03億元,抵銷了淨利息收入的跌幅。 東亞中國在持續精簡流程和推行自動化下,進一步節省成本,令經營支出按年下降6.5%,至港幣15.58億元。 由於互聯網貸款業務量減少,相關的平台費用亦有所下降。因此,東亞中國的撥備前經營溢利增至港幣9.85億元,按年上升9.8%。 減值損失下降2.7%,至港幣6.99億元;但由於房地產行業尚未完全復蘇,減值貸款比率較2024年底上升9個基點,至2.89%。整體而言,東亞中國的淨溢利為港幣2.01億元,按年上升82.9%。 貸款總額較2024年底增長1.6%,至港幣1,492.15億元,主要由於東亞中國增加對受國家政策支持的策略性行業提供貸款,但同時零售貸款規模有所收縮,抵消了部分增長。存款總額增長2.4%,至港幣1,691.51億元;其中低成本存款的佔比提升8.1個百分點。 批發銀行方面,東亞中國持續減低房地產貸款比重,並增加對策略性行業的貸款,以達致優化貸款組合的目標。 貸款組合規模與去年底的水平相若,但年初至今收益率下跌31個基點至3.8%,影響淨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受惠於財資服務、銀團貸款及貿易融資的強勁增長,非利息收入穩健上升22.7%。 個人銀行方面,東亞中國繼續將重心轉向高淨值客戶群及財富管理,並取得顯著進展。隨著高淨值客戶數目增長近一倍,東亞中國的資產管理規模按年增長48.7%,來自高淨值客戶群的非利息收入亦上升16.8%。與此同時,鑑於消費意欲較低及風險增加,東亞中國縮減互聯網貸款規模。 在OneBank策略下,東亞中國的批發銀行業務在加強集團協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約66.9%的環球企業客戶由東亞中國管理,並為集團內其他成員帶來新業務。此外,個人銀行業務專注於透過提供更全面的產品、提升銷售能力及優化服務渠道,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要,從而推動跨境理財服務的增長。 東亞中國持續推動後台流程集中化、精簡化及自動化,利用人工智能、數據及分析技術提升營運能力。此舉將提升客戶體驗並推動高效的營運。隨東亞環球商業服務中心於2025年3月啟用,東亞中國將加強與其合作,加快轉型和提升營運效率的步伐。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東亞中國在內地設有29間分行及29間支行,業務遍及38個城市。在大灣區,東亞中國是網絡最龐大的外資銀行之一,設有19個網點,覆蓋區內所有城市。為進一步支持大灣區建設,東亞中國以煥新的品牌形象,在原行址開設全新的深圳福田支行,並於2025年7月1日開業。 海外、澳門及台灣業務 2025年上半年,在貿易戰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背景下,本行的海外、澳門及台灣業務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回顧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下降9.3%至港幣12.037億元,主要是由於本行採取降低風險策略,使淨息差收窄19個基點,抵銷了貸款溫和增長所帶來的得益。此外,存放於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及國債所帶來的收益減少,亦拖累淨利息收入下跌。 受惠於貸款服務費增加,帶動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增長25.6%,至港幣5,880萬元。 撥備前經營溢利下降12.2%,至港幣8.98億元,主要反映了淨利息收入的下降。雖然經營支出因持續投資於科技而溫和上升4.6%,但成本對收入比率仍維持於31.5%的健康水平。 整體的減值損失由去年同期的港幣1.217億元,上升至港幣3.526億元,導致除稅後淨溢利下跌36.2%至港幣4.362億元。於2025年6月底,減值貸款比率由2024年底的1.13%上升至1.60%。此變化主要是受到美國及英國市場個別商業房地產貸款信貸評級的下調所致。 本行繼續分散美國及英國地區的貸款組合,優先向財務穩健的行業提供貸款。美國和英國分行已積極管理資產質素,尤其是在商業房地產領域。 新加坡分行繼續在重點東盟國家深化客戶關係,同時對中美緊張局勢及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可能產生的連鎖影響保持警惕。 澳門分行專注於大灣區的跨境業務機遇,而台灣分行則與在中國內地及東盟國家擁有重要業務的當地領先企業加強合作關係。 OneBank依然是本集團的策略重點,旨在加強海外、澳門及台灣分行與本行其他業務部門的合作。這一體化的營運方針不僅提升各地區的服務能力,同時亦深化與現有客戶的關係,提升盈利貢獻。 本行的海外、澳門及台灣業務致力於靈活應對各種政策調整、優化風險加權資產的回報,並嚴格控制成本。本行將繼續投資於數碼化,以提供無縫的客戶服務,同時加強營運的韌性。 東亞聯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儘管市場不明朗因素持續,但東亞聯豐在過去6個月仍取得良好發展。 東亞聯豐繼續致力於服務客戶,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方案,包括動態的固定收益策略、積極管理的環球及地區股票投資策略,以及近期推出的東亞睿智全天候基金等創新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協助投資者平衡風險與回報,應對複雜的市場狀況。 東亞聯豐繼續積極拓展客戶基礎,致力提升自身能力並發揮專業優勢,包括優化跨境投資渠道,以進一步把握更廣泛的地區及環球投資機遇。 憑藉這些努力,東亞聯豐於上半年錄得穩健的業績。截至2025年6月30日,管理和諮詢資產達112億美元,較2024年12月31日增長47.4%。 展望未來,東亞聯豐將繼續致力鞏固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環球市場重要橋樑的角色,同時協助客戶管理資產,並為其增值。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美國貿易政策高度不穩和西方經濟體需求轉弱,加劇了2025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儘管如此,各國財政支出增加,以及貨幣政策進一步放寬,將可緩衝部分壓力,為經濟活動提供支持。 中國內地經濟預期將延續穩健增長勢頭。隨著刺激消費的政策出台,內需勢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科技進步、擁有完備的供應鏈和多元化貿易網絡,將繼續鞏固中國內地製造業的競爭力,以抵禦關稅衝擊。整體而言,我們預期2025年中國內地有望實現全年5.0%左右的增長目標。 香港經濟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市場對中國內地經濟前景信心增強,支持了香港資本市場復甦。香港經濟平穩,加上利息成本在流動性充裕下保持低位,應有助於支持本地房地產市場並提振市場情緒。我們預期2025年香港經濟將可達到特區政府2.0%至3.0%的全年增長預測。 東亞銀行業務增長受益於中國內地及香港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以及資本市場情緒及表現的顯著改善。儘管美國貿易政策轉向可能帶來不確定性,但本行一直保持穩健的業務組合及資產負債表。此外,本行在培育新增長領域和加強服務能力方面的投資亦已見成效。 透過推動OneBank策略,東亞銀行顯著提升了各業務部門之間的跨境交叉銷售及協作,並縮短交易處理時間,為零售業務在新增跨境客戶及資產管理方面帶來雙位數增長,並支持批發銀行的離岸收入持續上升。 儘管利率環境繼續寬鬆,東亞銀行透過推出嶄新的數碼流動、企業及交易平台,取得了良好業績。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理想,主要是受到投資及保險銷售增長帶動。交易銀行亦保持去年以來的強勁勢頭,其中貿易融資、支付及現金管理業務表現突出。 本行在推動收入增長的同時,亦致力優化後台營運及提升科技基礎設施。本行於廣州的東亞環球商業服務中心現已承接大部分香港業務的後勤工作。此舉顯著提升集團生產力、服務質素及處理效率。未來,本行將持續推進業務的集中化、近岸外包及自動化。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漸成熟,東亞銀行迅速將其應用融入至各業務領域,初步成果已在業務處理時間及生產力提升方面取得顯著提升。為加快此進程,本行將投資於升級數據架構、技術平台,並重點加強人才培育。 我們正處於多年的策略轉型過程中,未來將繼續專注於保持穩健的資產負債表、拓展多元化收入來源,致力為股東創造卓越價值,並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資料來源: 東亞銀行 (00023) 中期業績公告 |
最後更新 : 2025-09-18
2016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