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香港 |
2002-07-25 |
銀行 |
葛海蛟 |
0.000 ( ) |
105.728億 |
3975.365億 |
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提供銀行及相關之金融服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221.5億港元,同比增幅 10.5%。 每股基本盈利 2.0952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0.29港元。 期內,淨利息收入下跌 3.5% 至 250.6億港元,貸款減值及信貸風險準備增加 12.4億港元 至 33.2億港元。 資本充足比率為 25.7%。 (公佈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依託中國銀行集團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持續深耕香港本地市場,開拓目標客戶與重點業務潛力。搶抓大灣區業務機遇,鞏固跨境及人民幣業務的領先地位,助力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推進東南亞區域業務發展,持續完善區域化管理。貫徹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理念,綠色可持續發展業務領先。提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數據治理水平提升。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牢守風險底線。 個人銀行 2025年上半年,個人銀行除稅前溢利為港幣81.81億元,按年上升港幣14.82億元或22.1%,主要是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上升,淨利息收入亦有所增長,抵銷了經營支出增加的影響。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增加60.5%,主要是投資市場氣氛回暖,證券經紀、基金分銷及保險佣金收入增長。經營支出上升5.2%,主要是人事及業務費用增長。 企業銀行 2025年上半年,企業銀行除稅前溢利為港幣66.99億元,按年減少港幣18.58億元或21.7%。提取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按年減少港幣5.71億元或4.6%,主要是存款利差收窄,令淨利息收入下降。減值準備淨撥備按年增加港幣12.12億元,主要反映若干客戶內部評級下調,以及個別存量不良戶情況轉差或債務重組而增提撥備。 財資業務 2025年上半年,財資業務除稅前溢利為港幣100.42億元,按年增加港幣31.22億元或45.1%,主要由於全球市場交易業務收入上升,以及市場波動令外匯相關產品市場劃價上升,帶動淨交易性收益上升。 保險業務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保險業務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及服務配套,新造標準保費按年上升33.6%至港幣148.31億元,新造業務價值按年上升36.1%至港幣21.78億元。除稅前溢利按年上升58.4%至港幣13.45億元,主要由業務增長及投資收益所帶動。 東南亞業務 發揮東南亞區域協同效應,推動全球化業務聯動發展本集團深入實施區域一體化經營和「一行一策」差異化管理相結合的策略,深化和完善區域管理模式,穩步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同時,持續推動區域營運集中,提升區域營運效率。本集團的區域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銀泰國獲當地權威雜誌《BUSINESS+》頒發「最佳貿易服務銀行」大獎;馬尼拉分行於《財資》雜誌舉辦的「Triple A Treasurise Awards 2025」評選中,蟬聯菲律賓「最佳人民幣銀行」殊榮。 本集團東南亞業務穩健增長,截至2025年6月末,東南亞相關1存款及貸款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0.5%及8.4%(不含匯率變動)。2025年上半年東南亞相關1收入按年增長9.3%(不含匯率變動)。2025年6月末,東南亞機構2不良貸款比率為2.70%。 數字化發展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繼續落實《2021-2025年數字化轉型子規劃》,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工作。透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流程,促進業務與科技融合,夯實科技基礎,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圍繞客戶需要,持續通過數據驅動、智能驅動和生態驅動,推動生態開放場景化、產品服務綜合化、流程體驗無縫化、內部管理智慧化,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聚焦三大市場、深化科技賦能、厚植企業及創新文化,大力培養數字人才,為客戶和員工提供優質數字化服務及體驗,為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生態開放場景化 本集團面向不同客群及生態,積極打造數字化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富彈性及靈活的金融服務。優化手機銀行「P h o n e利是」功能,攜手海洋公園推出一系列熊貓主題電子利是封,鼓勵市民以更便捷和環保的方式派發利是。完善青少年線上理財服務,推出全港首創「11至17歲青少年手機開戶服務」,讓年輕客戶體驗一站式數碼開戶流程,並透過指定的銀行服務,鼓勵青少年循序漸進學習理財。積極擴展支付業務,推出全新版BoC Pay+,打造融合支付、信用卡管理和消費獎賞的一站式消費管理平台,為客戶打造便捷的數字化服務。與香港和內地實體商戶以及網上平台合作,線上線下拓展BoC Bill及BoC Pay+覆蓋範圍,擴大應用場景。截至2025年6月末,BoC Pay+客戶量較2024年末上升6.5%,2025年上半年個人對商戶交易量按年上升4.7%,客戶使用BoC Pay+到中國內地消費交易筆數及客戶量按年分別上升38.8%及16.0%。同時,推進BoC Bill的收款生態發展,2025年上半年BoC Bill的收單結算量按年增長13.3%。持續推動數字貨幣的研究與應用,參與香港金管局「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沙盒測試,推動「數碼港元」在預繳及專款專用場景下的可編程應用。 產品服務綜合化 增強金融基建平台的相互連接,提升客戶綜合化服務體驗。透過香港金管局「戶口互聯」(IADS)計劃,率先為個人客戶推出簡化個人無抵押貸款及信用卡申請流程,個人客戶透過手機銀行進行相關申請時,可授權中銀香港獲取其於不同銀行的存款賬戶數據,用於該筆信貸申請審批,省卻提交銀行證明文件的步驟,提升個人客戶的申請便利。同時,於環球交易銀行平台(iGTB)為企業客戶簡化貸款申請流程,企業客戶可於iGTB NET授權中銀香港透過IADS計劃查閱其跨行存款賬戶資訊,減省遞交其他銀行月結單的時間,提升授信效率,增強操作便捷性,讓企業客戶更快獲取所需資金支持其融資需要及業務發展。同時,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發展,圍繞場景深化和用戶拓展兩大核心方向,積極在香港擴大本地個人客戶數量、商戶覆蓋範圍及特色應用場景,並配合線下展會、新商戶上線和內地離境退稅消費熱點等多項活動推出專屬優惠,實現數字人民幣更廣更深的應用。 流程體驗無縫化 以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技術提升業務流程效率,為客戶提供無縫化服務。透過構建數碼營銷人工智能模型體系,強化客戶行為習慣分析及自然語言模型理解,輔助客戶經理為客戶提供更個性化服務。持續提升中小企貸款審批操作流程自動化、數碼化及無紙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內部管理智慧化 構建中銀香港數字化轉型指標管理平台,實現數字化指標可視化,助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員工體驗。持續推進移動辦公文化建設,優化移動辦公平台,強化安全保護及技術開發框架,加速拓展移動辦公應用至更多工作場景。本集團持續推進智慧營運工作,實施流程數字化、內部運作自動化及營運集約化,降低人工處理操作風險,提升營運效率及產能,實現更具成本效益的營運模式。 完善員工培育機制,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本集團持續完善專業化及規範化的人才培育和管理機制,深化創新文化,為戰略實施和業務發展需要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綜合運用市場、校園招聘等渠道,加強跨行業和跨境引進人才,包括與外間機構和院校合作開展各類青年實習就業項目,多渠道延攬數字化、營銷、合規等重點領域人才。透過崗位實踐、跨單位交流、策略課程培訓和重點項目等方式,系統性提升員工專業能力,擴寬員工職業發展路徑。依託「創新科技學院」網上學習平台構建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以「數智中銀」為主題,有序組織「數智大講堂」和「數字貨幣」系列講座、「業技融合創新工作坊」、「P r o m p t AI指令」及「數字辦公技巧」工作坊等各項培訓和數字化專業資格認證課程,為本集團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資料來源: 中銀香港 (02388) 中期業績公告 |
最後更新 : 2025-09-18
2016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