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集團 |
1994-06-21 |
保健/生物科技 |
蔡東晨 |
0.000 ( ) |
115.188億 |
938.778億 |
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藥品。
最新業績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3個月第一季度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14.8億元人民幣,同比跌幅 8.4%。 每股基本盈利 0.1291元人民幣。 無派息。 期內,營業額下跌 21.9% 至 70.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減少 5.2% 至 67.1%。 (公佈日期: 2025年05月29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在2024年,本集團進行了架構調整,構建了更為扁平化的組織架構。這一系列管理變革不僅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還顯著提升了組織的靈活性與決策效率,為本集團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本集團面臨嚴峻挑戰,藥品集中採購帶來的壓力尤為顯著。本集團的津優力和多美素兩款產品在京津冀「3+N」聯盟藥品集中採購中,價格分別下調了約58%和23%。隨著集採結果自2024年3月份起陸續在各相關省份執行,這兩個產品的收入出現了大幅下滑。然而,近年來新增的多個產品,如明復樂(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原激活劑)、多恩益(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多恩達(鹽酸米托脂質體注射液)、意舒寧(硝苯地平控釋片)、戈瑞特(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及恩理維(拉考沙胺注射液╱片)均能快速增長,帶來了可觀的銷售貢獻。 此外,明復樂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增適應症、恩舒幸(恩朗蘇拜單抗注射液)以及首個單抗生物類似藥恩益坦(注射用奧馬珠單抗)等多款重磅藥物於2024年獲得上市批准。這些新適應症╱新產品的獲批為本集團銷售收入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使本集團在各個治療領域的產品布局更加均衡。 本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同時研發效率穩步提升。創新藥物的研發和臨床開發按計劃有序推進,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16個、臨床批件66個、突破性療法認定3項,其中多個為具有全球專利、市場價值極高的重磅產品。 在國際化方面,本集團穩步推進新步伐,新設立了美國製劑銷售公司和東南亞新藥開發事業部,致力於加快高端複雜注射製劑、單雙抗體等生物製劑以及吸入劑等多類型高端產品在歐美市場的立項與拓展。同時,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設立公司,推動產品註冊和銷售。在印尼和菲律賓,我們與戰略客戶合作開展新藥開發業務,通過一系列舉措,不斷提升海外業務的貢獻。 在業務拓展方面,本年度完成了一個項目的許可引進和三個對外許可項目。在許可引進方面,本集團獲得了江蘇康寧杰瑞授權的JSKN003(一種靶向HER2雙表位ADC)在中國大陸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在對外許可方面,我們與國際知名藥企達成了合作協議,包括將一款臨床前階段的Lp(a)小分子抑制劑的全球權益授權給阿斯利康、將新型甲硫氨酸腺轉移2A(MAT2A)抑制劑的全球權益授權給百濟神州,以及將抗體偶聯藥物SYS6005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多個國家的開發及商業化權益授權給Radiance Biopharma, Inc.。這些合作標誌著本集團的創新能力獲得國際認可,提升了國際知名度,為拓展國際市場和深化國際合作鋪平了道路。 本集團高度重視ESG工作,致力於打造綠色、和諧、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提升企業治理水平,並積極回饋社會。公司已連續四年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維持A級評級。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我們深知,研發創新是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展望未來,本集團將繼續深耕八大創新研發平台,專注於自研管線的開發,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致力於布局新靶點,並積極探索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等新興領域。同時,我們將持續深化AI技術的應用,在現有AI平台的基礎上,拓展AI輔助藥物研發平台,以科技賦能醫藥創新,加速智能化醫藥企業轉型,全面提升研發效率。 在國際化方面,我們將加速重點創新藥在海外市場的研發、申報和上市進程,並通過與國際商業企業的合作提升市場份額。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速對外授權布局,將部分創新藥權益授權給國際藥企,借助合作夥伴的全球銷售和臨床推動能力,加速產品的國際化進程,讓更多創新成果走向全球市場,展現醫藥創新的力量。本集團將積極把握政策機遇,繼續堅持創新與國際化的雙驅動,秉承「做好藥,為中國,善報天下人」的理念,力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製藥企業。
資料來源: 石藥集團 (01093) 全年業績公告 |
最後更新 : 2025-07-04
2016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