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77 安樂工程 - 公司概括
股票名稱 安樂工程
上市日期 2019-07-12
行業分類 建築及建築材料
主席 麥建華
每股面值 0.010 (HKD)
全部已發行股本 14.000億
市價總值 10.500億
主要業務

主營業務包括(1)提供機電工程屋宇服務,涵蓋暖通空調系統、消防系統、給排水系統、電氣系統及超低電壓系統的設計、安裝、測試及調試及保養;(2)提供環境工程系統的設計、建造、運營及保養之整套解決方案,可用於污水處理、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污泥處理及氣體處理;(3)提供基建通訊以及保安和門禁系統的設計、軟硬件開發、安裝及保養之整套解決方案;及(4)提供以「Anlev Elex」商標售賣的各種升降機及自動梯的設計、供應及安裝之整套解決方案;及升降機及自動梯的維修及保養服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1.35億港元,同比跌幅 46.2%。 每股基本盈利 0.0975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0.02港元。 期內,營業額上升 5.2% 至 64.5億港元,毛利率增加 2.0% 至 15.5%。 (公佈日期: 2025年03月28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手頭合約總值維持在110.527億港元高位(於2023年12月31日:114.596億港元),為未來業務發展提供穩固的基礎。此增長得益於訂單額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4財政年度」)的60.433億港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財政年度」)的58.300億港元同比增加3.7%,並且預計未來一年還將獲得更多新合約。於2024財政年度,本集團以「新技術」、「新市場」、「新業務模式」三大策略支柱,分別在四大業務板塊,即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ICBT」),以及升降機及自動梯,合共投出1,177份單項價值逾一百萬港元的標書或報價(2023財政年度:1,079份單項價值逾一百萬港元的標書或報價),涵蓋建造、營運及維修保養(「O&M」)服務,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儘管年內於全球及香港面臨挑戰,本集團憑藉多元化的業務範疇,把握市場轉變的機遇,於2024財政年度錄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1.353億港元。年內,本集團因搬遷至新綜合總部以增強業務部門之間的效率及協作效應而產生一次性稅前開支約2,310萬港元,以及確認就預期信貸虧損作出稅前撥備8,800萬港元,以反映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的與若干建築公司有關的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可收回性的風險。撇除所述兩項,於2024財政年度經調整後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2.060億港元,倘與2023財政年度經調整後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1.869億港元比較,則增加約10.2%(即2023財政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2.515億港元,撇除於該財政年度確認的一間中國內地聯營公司完成私人配售後的一次性稅前攤薄收益1.241億港元、出售一間聯營公司權益之稅前收益4,250萬港元,以及就若干醫療保健業務合約作出的稅前撥備1.220億港元)。若不調整這些一次性項目以顯示基本情況,2024財政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則較2023財政年度減少46.2%。

本集團於2024財政年度錄得穩健的收益64.501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收益61.329億港元增加5.2%或3.172億港元。這主要由於屋宇裝備工程的業務表現及近年收購的兩家英國升降機公司的收益納入本集團業務所致。

2024財政年度的毛利為10.023億港元,毛利率為15.5%,較2023財政年度的8.333億港元增加20.3%或1.690億港元。倘撇除2023財政年度就若干醫療保健業務合約作出1.220億港元的估計虧損撥備,2023財政年度的經調整後毛利率將為15.6%,與2024財政年度相近。

本集團維持強勁現金水平,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為10.359億港元(2023財政年度:9.064億港元),使本集團能夠適時承接更多項目,並把握市場的新機遇。

隨著新總部安樂工程大廈於年內落成啟用,彰顯本集團對未來發展的投資進入新階段。新總部不僅實現了更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可齊集各業務部門在同一屋簷下工作,從而發揮各部門團隊間的協同效應與合作,促進技術應用和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智能基礎設施。

其中,為持續提升本集團的競爭力及生產力,新落成的安樂工程大廈設立「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以推動新建築技術的發展,包括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裝配式設計(「DfMA」)及建築信息模擬(「BIM」)。此等新建築技術能夠重新構想既有的建築和工程流程,解決傳統方法的共通痛點,並提升質素、所需工期、生產力、安全及可持續發展。

此外,為使本集團成為新產業領域的先行者並為新興商機作好準備,我們正積極開發的新技術當中亦包括涉及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及優化節能的數碼解決方案;AI數據中心的液冷技術試行方案;以及其他氣候解決方案和環境工程技術。

此專門為培育創新科技及人才的中心成立適逢我們的畢業見習生及技術員學徒計劃成立40週年之紅寶石紀念;本集團至今已培訓超過1,100名見習生,彼等最終將為業界及香港創造共享價值。

屋宇裝備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屋宇裝備工程業務的手頭合約價值高達51.07億港元(2023年12月31日:58.15億港元),將為未來兩年提供穩固基礎。此外,憑著在多元綜合項目以及創新MiMEP和其他新工程技術的發展領域的競爭力,屋宇裝備工程業務不斷獲得重要合約,包括荔景一間大型醫院的樓宇擴建、銅鑼灣加路連山道一幢甲級辦公大樓的機械、電氣及管道(「M E P」)綜合工程合約,其M i M E P應用達至85%屬商業樓宇的最高水平,以及澳門的重要酒店項目。2024財政年度的訂單額總額為32.25億港元(2023財政年度:41.13億港元);與上一報告期間的差異主要是由於2023財政年度主要數據中心項目的中標時間所致。

於2024財政年度,屋宇裝備工程業務產生的收益為39.33億港元,較去年(2023財政年度:37.36億港元)高5.3%。

於2024財政年度的經常性維修保養收益為4.22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3.01億港元增加40.2%。這包括於2024財政年度就房屋項目、現代化項目以及關鍵數據中心的管理、營運及維修保養(「M O M」)服務合約簽訂的新維修合約共3,700萬港元(2023財政年度:2,900萬港元)。

對數據計算的需求迅速增長,香港作為數據中心的發展位置極具吸引力,以及本集團於業內的領導地位,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的醫療保健及基礎設施團隊亦處於優越地位。

此外,屋宇裝備工程業務在MiMEP的領先地位於年內獲得顯著的提升,不僅獲得主要發展商的標準制定的MEP合約,於銅鑼灣一幢甲級商業樓宇的MiMEP應用達至最高水平,更自主研發系統化決策方法及高質素技術,確保與各持份者達致雙贏局面,提升質素及生產力。此外,我們建立製作過程的實時遙距監控,將香港安樂工程大廈的設施與珠海的「機電裝備合成法設計及建造中心」和「機電裝備合成法高效生產研發中心」,以及我們於香港的其他M i M E P生產設施連繫起來。年內,本集團獲邀與發展商共同舉辦「邁向可持續未來-推動機電裝備合成法」峰會,並獲多個不同的政府部門、機構及客戶邀請分享所開發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及豐富經驗。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業務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訂單額增至15.14億港元,較於2023年12月31日的7.30億港元增加超過一倍,贏得的合約涉及加強氣候適應力、環境保護、供水及廢物處理的可持續性,以及支持公共房屋及公用事業所需的環境基建。

已中標的重要合約包括元朗的防洪壩及明渠改善計劃、為處理濾液以符合嚴格排放標準的屯門稔灣堆填區的新滲濾液污水處理廠、確保九龍與新界電力穩定供應的屯門發電廠的新五年維修保養合約,以及現有供水維修保養合約的多項更改施工訂單。

於2024年12月31日,環境工程業務的手頭合約價值為43.30億港元(2023年12月31日:41.65億港元)。

於2024財政年度,環境工程業務的收益為13.48億港元(2023財政年度:13.56億港元)。

憑藉專有的設計、研究和人才培訓,我們將AI驅動的數碼分身技術及其他創新解決方案應用於水、污水和固體廢物之設計和建造項目,以及機電工程的營運及維修保養項目,以確定最佳營運決策、延長設施的生命週期,並確保服務香港的環境基礎設施具備卓越的操作性能。

除了在香港及中國內地開展大型項目外,環境工程業務積極將其優質服務擴展至全球,爭取競投在菲律賓特蕾莎(Teresa)的水處理工程、在杜拜及全球其他地區的抽水站項目。

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ICBT」)

於2024年12月31日,ICBT的訂單額增加至7.57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6.18億港元增加22.5%,涵蓋所有行業和市場領域,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政府辦公室、醫院擴建及基礎設施發展。

其中一個標誌性項目是為位於銅鑼灣中心地帶的一幢新甲級商業樓宇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整合自動化及控制系統、安全系統、IT網絡及IoT基礎設施,這將成為數碼化與可持續工程的標竿項目。

ICBT業務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手頭合約價值為9.59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8.43億港元上升13.8%。

於2024年12月31日,ICBT業務收益為6.40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6.63億港元減少3.5%。

基於我們專有的設計、研究和人才發展優勢,ICBT業務提供的綠色及智慧屋宇解決方案,結合各種資訊及通訊科技,包括AI驅動的數碼分身技術、能源管理技術、可再生能源、綜合環境、社會及管治指標的管理、室內環境質素管理(「IEQ」)、機械人解決方案、智慧燈柱、自動化控制系統、太陽能攤鋪技術、AI視頻分析、安全系統及節能暖通空調(「暖通空調」)系統。

ICBT業務亦積極與全球及中國內地的領先生產商合作,擴大我們的技術服務。其中一個例子是年內我們與全球知名的抽泵設備公司合作提供數碼方案,包括現成的BIM資產、預製組件、IoT整合及AI分析服務。

這些最新的成果彰顯我們在技術上繼續處於領導地位,以及在不同領域提供先進技術方案的卓越能力。我們已經準備就緒,樂於與客戶緊密合作,推動創新,打造互聯互通的智慧城市環境,並改善市民的生活、工作及與環境互動的方式。

升降機及自動梯

於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旗下升降機、自動梯及自動人行道國際品牌AnlevElevator G r o u p(「A n l e v」)的手頭合約為6.56億港元(2023年12月31日:6.37億港元)。

作為本集團旗下知名品牌及升降機、自動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市場領導者,Anlev於亞洲、美洲及歐洲為數以百萬計用戶提供服務,表現廣受客戶認可,尤其以良好的安全及服務質素見稱。Anlev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推出的「註冊升降機及自動梯承辦商表現評級」中,已連續48個季度榮獲「安全之星」及五顆「質素之星」,在安全及服務質素表現方面均獲得最高級別認可。年內溢利主要來自香港商業大廈及政府樓宇的維修保養合約。

升降機及自動梯業務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訂單額為5.48億港元,較2023財政年度的3.69億港元上升48.5%。

我們成功獲得海外項目,帶動收益正增長。於2024財政年度,升降機及自動梯業務收益為5.29億港元(2023財政年度:3.78億港元)。收益增長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將近年收購的兩家英國升降機公司已綜合入賬本集團的營運中。

年內Anlev的英國業務錄得增長,符合本集團的發展策略。自疫情以來,其美國聯營公司的紐約市場亦逐漸復甦,並將業務進一步擴展至美國南部其他城市。於2024財政年度,美國聯營公司轉虧為盈,期內確認的毛利率增加,以及一次性保險索償收入的部分淨額被品牌減值虧損所抵銷。

憑藉設計、製造和建設及卓越售後服務的綜合實力,Anlev努力不懈地開發升降機和自動梯產品,不僅滿足客戶需求,更有助在行業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過程中,Anlev旨在建立規模效應以提高生產和營運效率、質素及價格競爭力,並將我們卓越的六星服務從香港擴展至其他市場。

創新、資源管理及其他營運項目

本集團培養創新文化,一方面持續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和生產力,另一方面使本集團能夠繼續在新業務板塊早著先機,為新興商機做好準備。

新總部安樂工程大廈是我們對本集團和香港未來的重要投資。新總部除了具備智能基礎設施以提升我們營運能力並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們更於總部內成立「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

同時,我們於珠海設立「機電裝備合成法設計及建造中心」和「機電裝備合成法高效生產研發中心」,並於香港成立其他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的製造設施。透過對製造過程的實時遙距監控,我們能夠將該等不同設施與安樂工程大廈的總部連接起來。

我們致力於不同建築技術範疇的設計和研究,從透過重新構想新建築技術到數碼技術、環境工程及氣候解決方案以解決於建築和工程流程中傳統方式的共通痛點。我們亦加強升降機和自動梯產品的設計,配合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

我們擁有自己的研發和設計團隊,並與領先的製造商和供應商、世界一流大學、顧問及行業領導者等夥伴合作。我們的畢業見習生及技術員學徒計劃邁入40週年的紅寶石紀念,至今已培訓超過1,100名學員。

配合中國內地追求新質生產力的願景,工程建築行業須重新思考傳統的方法是否仍然適用。年內,本集團在MiMEP、DfMA及BIM的領先地位得到提升,歸因於我們自主研發系統化的方法,使質量、所需工期、生產力、安全及可持續性方面取得顯著改善,尤其是在銅鑼灣中心地帶的一幢甲級標準商業開發項目中,MiMEP的應用達至85%屬商業樓宇的最高水平。

本集團作為採用先進建築技術的行業先驅,已於2024財政年度將MiMEP、DfMA及BIM成功應用在超過50%的屋宇裝備工程項目上。憑藉我們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門的研究,透過改善項目管理決策、質素、所需工期、生產力和安全風險,與客戶產生了顯著的共同效益。隨著經驗不斷累積,MiMEP成為持續增長發展的領域,助力集團將我們於大灣區的生產力與香港的尖端技術相結合,在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創造獨特的客戶價值。

為繼續提升本集團的整體BIM實力以配合香港的BIM發展藍圖,我們提供高質素的教育及培訓機會,鼓勵工程人員考取業界認可的資格。我們更招募數據分析、編程及科學方面的人才以支持創新和數碼業務。我們為每個MEP學科設計自動計算演算法,提高準確性和速度,減少手動計算的需求。

隨著AI的快速發展顯著增加數據計算的需求,本集團正致力於AI數據中心的直接液冷技術(「DLC」)試行解決方案。

本集團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不僅因為我們提供全面的機電工程服務,更因我們作為智慧城市主要資訊及通訊技術(「ICT」)服務供應商具備廣泛的工程技術實力。

本集團繼續研發智能解決方案包括AI驅動的數碼分身、屋宇及工業設施的能源管理技術、可再生能源、綜合環境、社會及管治指標的管理、IEQ管理、數據管理分析、機械人解決方案、智慧屋宇管理系統及智慧燈柱。

本集團透過建立新的業務發展部門,將我們開發的各種創新技術推向市場。於2024年初新成立的智慧數據自動化(「S D A」)業務發展部門,旨在為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關鍵設施例如數據中心,以及其他工業設施的O&M領域的客戶帶來裨益。

成立SDA作為業務發展單位可補充本集團的環保新技術,以為淨水、污水及廢物處理提供氣候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並為社會創造價值。

我們亦已成立另一業務發展部門以推出機械處理解決方案,包括綜合起重和吊運系統,以及相關機電系統的智慧選項。該業務發展部門旨在確保我們開發的新技術和解決方案迎合客戶需求,鞏固我們的市場地位,並推動我們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的增長。

過去一年,香港出現若干建築公司的重組、項目再融資、合約更替及涉被指拖欠勞動力工資的報道。本集團保持警惕,檢閱過往合約,在適當時取得持續合約並定期更新潛在信貸虧損分析,獲取專業及獨立的意見。儘管本集團一直竭盡所能與各方合作,以收回任何有關減值應收款項或合約資產價值,年末仍作出稅前撥備8,800萬港元。任何收回的應收款項價值將在適當時於來年入賬。

為確保有效的業務流程,本集團已選用全新的企業和業務管理系統。新系統將為項目管理、供應商管理、人力資源和內部行政提供一體化的數碼平台,簡化工作流程、支持決策制定及促進數據共享。有關系統的試行和優化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以便新系統可於2026年投入使用。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過去一年,全球戰略格局及技術變革持續深化,這對全球及香港的不同產業都產生了影響。儘管面臨阻力,中國內地仍展現了韌性及應變能力,實現技術突破、維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持續改革及推出支持政策。

就香港建造業而言,僅是政府於公營部門的資本支出的預計價值已達約900億港元至1,200億港元。基於對新技術及數據處理的快速增長需求、都會區發展、資產更新、提升及延長生命週期的需要,以及持續的營運及維護,其他各個領域也存在許多新發展機會。本集團在訂單量及參與投標活動的增長正是最佳佐證,今年有望獲得更多合約,為本集團日後的業務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有別於同儕,本集團不僅是機電工程行業不同領域的先驅,亦為智慧城市的ICT服務的供應商。憑藉我們的綜合工程能力,本集團業務範疇廣泛,橫跨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以及升降機及自動梯。維持多元的業務組合有助本集團抓住市場重點趨向於智能及數碼解決方案、數據中心、環境工程和氣候解決方案、基礎設施、醫院和房屋所帶來的機遇。

本著廣泛推廣新質生產力的願景,過去一年本集團在MiMEP、DfMA及BIM等創新技術的標誌性應用上取得成果,全憑我們搶佔市場先機,在香港及中國內地投放資源,包括設立專用設施,以及自主研發的系統方法,藉此抓緊MiMEP及相關創新建築技術增長發展的時機,建立我們在此方面的強勢地位。

我們認識到持續改進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成功要素,因此我們將動員全體員工和領導層,以及發揮我們的創新價值,為不斷增強我們的核心優勢及穩固我們的基礎營運表現作投資。持續改善的良性循環以及由此產生的新現金將投放於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業務模式,從而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及競爭力。

我們在英國及美國拓展升降機及自動梯業務,持續優化我們的一條龍業務模式,從設計、製造、施工以至優質的售後服務。我們的美國聯營公司不僅走出新冠疫情對紐約市場的影響,達致轉虧為盈,其市場覆蓋範圍亦逐漸從紐約擴展至更多城市。我們亦正在開發更多產品及探索更多合作夥伴,以配合不斷擴大的市場覆蓋範圍。

除維持在新建築技術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外,我們透過為關鍵設施數據中心提供的MOM服務合約,在營運及維修保養方面開拓新領域。同時,我們加強了24/7全天候運作的熱線中心及遙距監控技術,並將繼續利用我們的智能技術為客戶創造獨特價值。

憑藉本集團維持充裕的現金流,我們將能夠適時承接額外工作,捉緊市場上的寶貴商機。本集團將繼續選擇性地探索具有協同效益的潛在投資及其他合作形式,以開拓新市場,包括東亞、東南亞、中亞、中東及其他地區,並將新技術推向不同市場。

因應從菲律賓、迪拜到歐洲出現的各種投標機會,我們專門設立一個業務部門致力於將我們的環境工程及其他業務擴展至新市場的項目,並發揮我們的專業知識、卓越的項目經驗及與當地夥伴合作的優勢。

我們透過投資來提升技術研發的優勢,以集中應對切合我們核心優勢的市場需求,並幫助客戶解決痛點,包括智能及數碼基礎設施、環境和氣候解決方案、MiMEP及其他創新建築技術,以提高質量,所需工期、生產力、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安樂工程大廈配備先進的智能基礎設施,並設立「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彰顯我們對香港的信心和承諾,屬本集團的一項重大投資。我們已於安樂工程大廈體現到通過優化工作環境鼓勵員工、藉結合各個業務單位在同一大廈工作而達致的效率提升及協同效益,以及促進設計、研究和人才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我們珍視高質素且敬業的員工,視他們為寶貴的資源,不僅積極鼓勵創新,並通過制定明確的政策、行為守則、執行機制、持續培訓、舉報機制及合規審查,以恪守誠信的核心價值。

我們一直維持平等機會的工作環境,在適當情況下為女性員工提供友善工作間,同時我們亦會招聘少數族裔和海外人才。此外,我們將員工表現進行分級,並與績效管理、薪酬及獎勵掛,以挽留、激勵及吸引與我們持有相同願景、價值觀及專業標準的優秀員工。

我們深明為客戶創造價值,不僅能獲得客戶信任,也是建立穩固及長遠夥伴關係的要素。我們會繼續實踐「重承諾、慎履行、獻成果」的座右銘,砥礪前行,始終為股東、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創造最佳價值,貢獻社會。

資料來源: 安樂工程 (01977) 全年業績公告
最後更新 : 2025-05-13
2016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