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2 中電控股 - 公司概括
股票名稱 中電控股
上市日期 N/A
行業分類 公用事業
主席 米高嘉道理
每股面值 0.000 ( )
全部已發行股本 25.265億
市價總值 1656.088億
主要業務

公司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其附屬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於香港、中國內地和澳洲的發電及供電業務,同時投資於中國內地、印度,以及台灣地區及泰國的電力項目。

最新業績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3個月第一季度業績派發股息每股 0.63港元。 (公佈日期: 2025年05月19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所有業務市場的團隊竭誠盡責,並展現出靈活的應變能力。集團上下一心,繼續為客戶提供世界級的電力服務及能源方案,同時找準自身定位,以在不斷繁衍變化的全球能源市場中蓬勃發展。

在2024年,中電錄得穩健的業績。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核心業務繼續表現強勁。在澳洲和印度,我們加大力度滿足兩個市場對可持續能源的需求,成績理想。

在全球經濟、環境及地緣政治複雜交錯的背景下,我們繼續聚焦於拓展業務及提供潔淨能源,切合全球趨勢。中電一直以應對氣候變化為宗旨,於2024年我們在各業務市場邁向減碳目標均取得實質進展。

我們致力為持份者創造長遠價值,驅使對集團一直懷遠大的抱負,至今保持不變。我們清晰的策略、卓越的營運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為集團創優增值,讓我們能夠繼續為客戶和社群帶來裨益。

香港

在2024年,集團透過進一步發展供電網絡及減碳,以及拓展與主要行業的合作夥伴關係,繼續支持香港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和低碳轉型。隨著我們落實有效至2028年12月的五年發展計劃,為支持香港的發展與經濟增長而作出的資本投資,香港能源業務的營運盈利增加0.8%至8,895百萬港元。

由於炎熱天氣帶動電力需求,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的售電量按年上升2.1%至36,125百萬度。基建發展、訪港旅遊業增長,以及數據中心和電氣化運輸的擴展,亦令用電量增加,但製造業、零售及餐飲等部分行業的用電量則較2023年少。

2024年,中華電力維持99.999%的供電可靠度,相當於每年每個客戶平均意外停電時間約1.2分鐘,與過去數年相若,屬世界級水平。繼年初發生數宗影響部分客戶的電壓驟降及供電中斷事故後,我們已推行全面的短、中及長期改善措施,務求減少電力事故。我們會繼續致力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

中華電力亦致力提供價格合理的電力服務。由2025年1月起,平均淨電價按年上升0.98%。在物料成本及營運開支增加下,我們透過審慎控制成本及採用多元化的燃料組合,將調整幅度減至最低。為減輕對弱勢社群、長者及殘疾人士的影響,我們在2025年從「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撥款2億4千萬港元,推出一系列社區支援計劃,包括電費補貼和中電消費券,以及新推出的「中電綠色社區計劃」,鼓勵香港各界攜手節能減碳。

2024年,我們慶祝了兩項減碳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包括我們與合作夥伴中廣核在廣東省共同投資的大亞灣核電站投產三十周年,以及中電與南方電網於2014年起合營青電,期間為香港引入先進的燃氣發電機組和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管理減碳進程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工作。核能是目前最具效益及可靠的零碳能源選項之一。中華電力繼續與政府探索擴展區域合作的機遇,以增加香港的核能供應。

香港目前經由潔淨能源專線系統的架空電纜從大亞灣核電站輸入電力。系統現正進行大型升級工程,以便在短期內增加輸入零碳能源,支持香港的減碳進程。

其他有助香港減碳的電力基建投資包括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600兆瓦D2聯合循環燃氣渦輪發電機組,該機組已於4月投入運作。隨著青山發電廠的三台舊燃煤發電機組退役,該機組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亦是確保可靠電力供應的重要基建。

新建的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完成於2023年夏季投入運作後首個營運年度。該標誌性項目採用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技術來儲存及氣化液化天然氣,並經由海底管道將天然氣輸送至龍鼓灘發電廠。該項目使香港能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從國際市場獲取更多元化的天然氣供應,以支持香港的能源轉型及提升燃料供應穩定性。

液化天然氣除了用於發電外,把其用作船用燃料以減少航運業的碳排放亦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地關注。自政府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後,集團轄下專注發展能源基建及方案的附屬公司中電源動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源動),宣布計劃與中海油廣東水運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香港提供液化天然氣燃料加注服務。合資公司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提供服務。

除了在電力供應層面減碳外,我們與愈來愈多的企業及組織合作,推動改善能源管理,以助力不同行業減少碳足跡。其中一個好例子是與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領展)的合作,我們為領展在香港的物業(包括商場及停車場)提供能源審核服務,並建議一系列有效的節能方案,例如安裝更節能的供冷系統。過去五年,中華電力已協助領展旗下物業節省超過31百萬度電力,相當於減少約12,000噸碳排放。領展與中華電力共同榮獲由美國能源工程師協會頒發的亞太區年度「企業能源管理獎」。

年內,中電源動與希慎興業有限公司(希慎)簽訂合作備忘錄,探討提高能源效益的創新方案,包括為希慎旗下位於香港繁忙地區銅鑼灣的商用物業改善供冷系統,開拓電動車充電基建的潛在商機,為銅鑼灣發展成為可持續低碳社區作出貢獻。

在香港,每十輛新登記車輛中便有七輛是電動車,交通運輸電氣化對香港的減碳工作至關重要。中華電力致力提供創新的供電方案及技術支援,以滿足私人及商業用戶日益增長的電動車充電需求。自2023年成立以來,「電動出行同盟」促進我們與來自汽車、電動車充電及金融行業的合作夥伴,在更廣泛的電動交通生態系統內合作與交流,加快推動電動商用車輛充電基礎設施及服務的發展。在9月的ReThink HK 2024活動中,我們展示了最新的電動車充電科技方案,包括為支援快速充電而度身訂造的供電方案,以及自行開發的電動車充電網絡管理平台。該平台有助優化電網規劃,以配合香港電動車充電網絡的持續擴展。

中電源動於2024年在香港推出了全新的電動車充電站網絡,為客戶提供超快速和中速充電服務,滿足商用車隊和電動的士等用戶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這有助香港商用電動車的發展。

政府近期公布了《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為這些車輛電氣化訂立未來發展方向和政策目標。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和業界緊密合作,提供電動車充電基建的供電方案。

數據中心是香港轉型為智慧城市的核心,中華電力將繼續為數據中心提供關鍵的電力基礎設施及能源方案,以支持該行業的可持續增長。中華電力與數據中心營運商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於11月簽訂了為期六年的可再生能源證書購買協議,協議指定由翠谷工程有限公司管理,並由威立雅營運。在堆填區的太陽能發電站所產生的環境權益,與新意網的數據中心園區的部分用電量掛。該項目每年可減少約468噸碳排放,相當於約20,000棵樹的碳吸收量。

長遠而言,政府計劃在先進數碼基建及超算中心的帶動下,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主要的創新及科技中心,以及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動力。中華電力於11月簽署發展意向書,承諾全力支持及參與這一大型項目。我們已預留充足的電力容量,滿足區內電力需求,並會按發展步伐推展已規劃的供電工程。

客戶可透過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參與中華電力的「上網電價」計劃,為香港邁向低碳電網出一分力。「上網電價」計劃自2018年推出以來,截至2024年12月底,獲審批的發電容量逾400兆瓦,相當於約99,700個家庭的一年耗電量。

推動數碼化有助我們滿足客戶對更智能化、更靈活的能源服務快速發展的需求。截至2024年底,中電已接駁超過268萬個智能電錶,佔總客戶的93%,並將如期於2025年完成智能電錶安裝計劃,讓客戶可以獲取適時的用電資訊以及更加個人化的能源服務和體驗。

我們也利用數碼化的優勢,提升與客戶互動和提供服務的方式。每名客戶現可利用新的流動應用程式,在同一個登入界面,綜合整理所有電力賬戶,包括電動出行賬戶,享受最方便的服務。這流動應用程式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客戶的消費模式,並提供個人化的節能建議,幫助客戶優化用電習慣。此外,新的客戶服務平台亦具用戶自助服務功能,包括線上申請供電、賬單查詢及用電管理,提升整體客戶體驗。

中國內地

在2024年,集團於中國內地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增長強勁,而現有的零碳資產亦持續表現良好,支持國家實現減碳目標。中電中國的營運盈利為1,851百萬港元,較2023年的2,073百萬港元下降10.7%,主要由於陽江核電站電價降低和成本上升,以及大亞灣核電站因進行重大計劃維修而減少發電量。位於廣東省的大亞灣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分別慶祝營運三十周年和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兩個核電站均進行了全面維修,以確保持續可靠營運。大亞灣核電站的大修工程由2023年9月開始至2024年6月結束,歷時200天,共有7,000多名工人參與,涉及100個不同的優化項目,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商用核電站大修工程。工程如期在預算內完成,並為核電站在第四個十年期繼續為粵港供應安全可靠的零碳能源奠定穩固基礎。

中電深感榮幸能夠成為內地核電站的投資者及購電商,我們全力支持國家發展核能。我有幸於11月與中廣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立剛先生及其他主禮嘉賓一同出席第三屆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深圳國際核能產業創新博覽會。這個標誌性的業界盛事正好讓我們有機會回顧國家電力行業改革發展30年所帶來的益。2025年1月,中華電力與香港城市大學合辦「核能在邁向碳中和未來的角色」國際研討會,匯聚了國際專家和學者,就應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交流討論,發揮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我們將繼續透過公眾教育和國際合作倡導核能對能源轉型的重要。

受惠於水力發電盈利上升,以及新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帶來的收益,中電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全年表現穩定。廣東懷集水電站的發電量因水資源增加而上升。另外,雲南大理漾洱和四川江邊兩個水電站亦表現平穩。

風能收益增加,主要受惠於雲南尋甸二期風電場自2023年3月投入服務後的全年度貢獻,抵銷了吉林省北部乾安風電場上網電量削減增多的情況,及貴州省三都風電場和山東省萊蕪風電場因天氣因素而停運的影響。

江蘇省揚州公道太陽能光伏電站於2023年9月投產,提高了我們整體的太陽能發電量,但由於甘肅金昌太陽能光伏電站的上網電量削減情況增加,令整體盈利輕微下降。

中電中國持續擴展可再生能源的投資,2024年共有590兆瓦風電及太陽能光伏項目展開施工,包括100兆瓦貴州三都二期風場項目、300兆瓦山東鄄城風場項目、100兆瓦江蘇淮安南閘太陽能光伏項目及90兆瓦江蘇宜興太陽能光伏項目。宜興太陽能光伏項目已於2025年1月全面併網。淮安南閘太陽能光伏項目和貴州三都二期風場項目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投產,而鄄城風場項目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投入服務。與此同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150兆瓦博白風場在2023年7月動工後,也於2025年1月全面併網。

2025年1月,位於山東的231兆瓦冠縣風場啟動建設工程。同年我們將有額外56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動工,包括江蘇省的50兆瓦宜興二期太陽能光伏項目、廣西的300兆瓦合浦太陽能光伏項目和160兆瓦貴港風電項目,以及雲南的50兆瓦尋甸三期風電項目。上述項目完成後,中電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總容量將增加約1,530兆瓦。

中電中國新建或正在開發的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均為毋須依賴政府補貼營運的「平價上網」項目。至於舊有的補貼項目,截至2024年底,中電中國附屬公司未獲發放的國家補貼金額由上一年同期的2,426百萬港元上升至2,716百萬港元。

隨著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和用電量不斷增加,電池儲能系統在提高供電可靠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電中國於12月開始在山東冠縣興建首個獨立電池儲能系統。該100兆瓦/20萬度電的項目預計於2025年竣工。展望未來,我們將主力在現有資產所在地興建電池儲能項目。

中電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組合不斷擴展,讓我們得以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多能源方案。於7月,中電中國與一家跨國軟件公司簽訂為期十年的綠色電力證書協議。這是中電中國迄今規模最大、期限最長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於10月,中電與巴斯夫及遠景能源達成一項為期十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採購協議,由江蘇三個太陽能項目(包括新建的揚州公道太陽能光伏電站)為巴斯夫在省內三個生產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該協議採用創新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模式,由遠景能源擔任是次交易結算的電力零售方,管控相關風險,確保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穩定供應。

交通運輸電氣化是推動減碳的另一關鍵。於11月,我參加了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率領的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團,期間中電源動與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來電)簽署協議,擴大雙方在大灣區電動車充電及創新能源服務的合作。集團與特來電於2022年成立合資公司華燈特來電新能源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為大灣區的內地城市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新協議標誌著集團與特來電的合作邁進一大步。在新安排下,中電源動將在香港市場引入特來電的領先電動車充電技術。此外,雙方亦會在車網互聯、虛擬電廠、微電網和其他新興能源技術展開合作,共同開拓市場機遇,推動區域新能源服務發展。

澳洲

2024年,中電的全資附屬公司EnergyAustralia憑藉發電資產的強勁表現,抵銷了零售業務持續面對的壓力,財務表現顯著改善。EnergyAustralia錄得營運盈利591百萬港元,而2023年的營運虧損為182百萬港元。年內,EnergyAustralia成功投資於靈活產能項目,以支持澳洲的潔淨能源轉型,同時讓客戶享用可負擔且可靠的電力供應。

EnergyAustralia在維多利亞州的350兆瓦/140萬度電Wooreen電池儲能系統,以及在南澳州的50兆瓦/20萬度電Hallett電池儲能系統,在9月份獲得聯邦政府新產能投資計劃的支持,是年內的重要發展。這兩個系統預計於2027年前可為兩個州份超過48萬個家庭供電。

EnergyAustralia於11月亦獲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批准在Mount Piper電廠旁開發500兆瓦電池儲能系統。與此同時,EnergyAustralia擬在附近興建的Lake Lyell抽水蓄能項目亦獲州政府列為州份關鍵重要基建項目,顯示該項目在經濟、社會及環境方面均非常重要。該項目的初步設計已於第二季度提交,其擬定發電容量增加50兆瓦至385兆瓦,持續發電時間可達8小時。

EnergyAustralia計劃於2030年前,其投資組合中已承諾的可再生能源將達3,000兆瓦,主要透過購電協議來購買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發電量。在9月,EnergyAustralia簽訂其最大規模的購電協議,採購維多利亞州Golden Plains風場二期的230兆瓦可再生能源。以項目兩期合併計算,是南半球最大的風電項目。該項目於2024年6月動工,預計於2027年中竣工。

EnergyAustralia於7月宣布與Akaysha Energy訂立一個創新的購電協議,向其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Orana電池儲能系統購買200兆瓦/80萬度電。協議讓EnergyAustralia可以利用Orana電池的儲能特性作為虛擬商業產品,以增強其靈活產能組合。該儲能系統將於2026年投入服務。

可快速啟動的320兆瓦Tallawarra B燃氣發電廠已於2024年6月投產,而Tallawarra A電廠在2025年2月完成升級後,預計於年中澳洲冬季全面投產,屆時發電廠的冬季產能將能增加近40兆瓦。

隨著1,480兆瓦的雅洛恩電廠將在2028年中前逐步退役,EnergyAustralia在新儲能和可再生能源項目上的投資將對澳洲,尤其是維多利亞州至關重要。為了確保雅洛恩電廠在退役前維持可靠高效的營運,該電廠於2025年1月完成為期17個月的維修計劃。電廠在2024年表現穩定,可用率由一年前的72%上升至74%,而發電量則保持平穩。

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Mount Piper電廠與煤炭供應商簽署協議,可以從多個煤礦場獲取更穩定的供應,電廠表現因而提升。與2023年的5,360百萬度相比,電廠發電量增加31%至7,010百萬度。於2024年上半年,電廠在州政府將煤價上限設定在每噸125澳元的環境下營運。這項政府介入措施是在2022年批發能源價格經歷大幅波動後實施,旨在為客戶降低批發能源價格。該項措施已於2024年6月結束。

經濟疲弱加上生活成本壓力對消費者及競爭激烈的零售能源市場均造成影響,導致折扣增加和利潤下降。EnergyAustralia的客戶數目減少約58,600個(或約2.4%),然而客戶流失率則繼續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由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提出,就2022年6月至9月期間EnergyAustralia與客戶在價格溝通方面不合規的聯邦法庭審訊,於2024年9月完結,EnergyAustralia被判罰款1,400萬澳元,並須遵守合規法令。EnergyAustralia亦已主動聯繫每位受影響的客戶,修正有關溝通。

印度

印度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減碳進程帶來了龐大機遇。集團的合營企業Apraava Energy在2024年繼續快速發展低碳能源業務。受惠於強勁的電力需求及Apraava Energy多元化能源資產的穩健表現,營運盈利由2023年的301百萬港元增加9.3%至329百萬港元。

可再生能源資產貢獻較低,主要是因為現有風電項目的發電量因風資源減少及8月份古加拉特邦西部受強烈氣旋影響而下降。251兆瓦Sidhpur風場自2023年起分階段投入營運,在2025年1月中旬全面投產。

太陽能資產的營運保持穩定,收入按年增加。

Apraava Energy位於印度中部及東北部的兩個輸電項目繼續表現良好,而業務組合內唯一的燃煤發電廠—位於哈里亞納邦的哈格爾電廠,繼續是印度其中一所營運表現最佳的燃煤發電廠。

Apraava Energy持續專注擴展業務組合並減低資產的碳排放,截至12月底有超過相等於2,000兆瓦正在推展的零碳能源項目,包括風能、太陽能、輸電和智能電錶及通訊系統項目。

拉賈斯坦邦每年平均日照時間超過320天,是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中心之一。Apraava Energy早前在拍賣中投得太陽能項目開發權,在第四季度於該西北邦份開始興建兩個發電容量合共55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站。當中發電容量較大的300兆瓦項目將於2026年6月投產,而較小的250兆瓦項目則預計在4月投產。此外,在同一邦份的50兆瓦太陽能項目將於2025年第一季動工。

在其他地區,Apraava Energy在卡納塔克邦的一個300兆瓦風電項目即將動工,該邦份位於印度西南部,擁有相當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

輸電基礎設施的投資,對於將印度大量新建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連接至各能源需求最大的主要城市至關重要。位於拉賈斯坦邦的Fatehgarh III及Fatehgarh IV跨邦輸電項目進展良好,兩個項目包括超過250公里長的輸電纜,以及一個2,500兆伏安變電站,將於2025年投產。中央邦的Karera跨邦輸電項目亦已於2024年底啟動,涉及超過40公里長的輸電纜,以及一個3,000兆伏安變電站。位於拉賈斯坦邦的另一個輸電項目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動工,將鋪設近200公里長的輸電纜,以及建造一個6,000兆伏安的變電站。

Apraava Energy獲得更多智能電錶及通訊系統項目合約,將透過安裝智能電錶協助當地配電公司為印度各地的客戶提供節能服務。Apraava Energy目前已簽訂為六個邦份的住戶安裝超過680萬個智能電錶的合約。截至目前,已安裝超過68萬個智能電錶。

台灣地區及泰國

位於台灣地區的和平電廠在4月因台東大地震而暫停營運,幸而並無電廠工人受傷,而電廠於5月完成維修後已恢復穩健運作。儘管泰國的Lopburi太陽能光伏電站維持穩定營運,但和平電廠停運及地震後所需的復修費用,加上2024年可收回的燃料成本比2023年低,導致2024年台灣地區及泰國的營運盈利下降15.3%至260百萬港元。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

中華電力將繼續運用其電能專業,為客戶提供世界級的電力服務,並深化與業務夥伴的合作關係,以支持香港因能源轉型、經濟增長、新興產業及基建發展而不斷增加的能源需求,推動香港邁向更蓬勃及可持續的未來。

中國內地

展望未來,儘管我們預期經濟增長放緩,短期內會減弱電力需求增長,但我們仍會致力擴大在中國內地的低碳發電容量。中電擁有強大而成熟的潔淨能源投資組合,以及豐富的風能及太陽能光伏項目儲備,有助在中期內達成可再生能源組合翻倍的目標,更好地支持中央政府的雙碳目標。

澳洲

儘管EnergyAustralia在2024年的表現大幅改善,在競爭和負擔能力的壓力持續下,我們預期零售市場的經營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在這個背景下,EnergyAustralia將與社區、聯邦及州政府緊密合作加快能源轉型投資,同時為客戶提供可負擔且可靠的服務。

印度

在未來一年,Apraava Energy將繼續尋求機會,拓展能源、輸電和智能電錶及通訊系統項目,並於中期內加速達成把低碳能源組合擴大三倍的目標,充分發揮Apraava Energy在印度能源轉型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台灣地區及泰國

和平電廠將繼續聚焦於維持營運穩定,並繼續探索在廠址附近具潛質的減碳項目,包括大型太陽能和電池儲能項目。

資料來源: 中電控股 (00002) 全年業績公告
最後更新 : 2025-07-11
2016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不得轉載。